5月16号上午,华为无线产品测试解决方案研讨会暨DEMO展示会在我公司举行,来自美国国家仪器、武汉视科的工程师与华为武汉研发中心客户就无线路由器的测试解决方案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该解决方案已于上周在深圳举行的2017PXI TAC国际展会上推广演示,这是本次中国推广活动的最后一站。 本次研讨会上,我们的工程师就射频信号测试设备DEMO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演示,并对华为相关客户的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该解决方案基于NI最新推出的基于PXIE-5840矢量信号收发仪,瞬时数据带宽可达1GHz,可测频率范围达9 kHz~6.5 GHz;不仅可用于无线wifi信号测试,基于相同硬件配置也可用于4G,5G等手机celluar信号测试解决方案;此外仪器可同时测试多个信道,同步性能较好,便于MIMO信号测试以及多DUT同时测试。在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该测试方案在高通、博通等公司产线已有相关应用。本次研讨会后,华为相关人员对这款设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后期该解方案将有可能应用于华为、中兴等各大通讯巨头的产线上。
发布时间:
2017
-
05
-
16
浏览次数:298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ICT各领域似乎都插上了“5G”的翅膀,即将乘风而至。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可谓层出不穷,物联网(IOT)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不断创新的电子信息科技将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一切都将迎来巨大的、令人惊喜的改变。然而,在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科技创新背后,测试测量技术承载着巨大的助推力。电子科技日新月异,作为其研发设计中关键的测试测量技术必然也将伴随其快速的发展而不断创新。7月13日,由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I)全新研发设计的第二代矢量信号收发仪(VST2.0)宣布全球正式发布。NI以其“软件定义仪器”的创新理念;多项技术指标打破业内常规,并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再一次证明了“虚拟仪器”作为未来引领测试测量技术的趋势。什么是VST 2.0 ?矢量信号收发仪(VST)是一类全新的仪器,它结合了矢量信号分析仪(VSA)、矢量信号发生器(VSG)与基于FPGA的实时信号处理和控制。NI的全球首台VST还拥有用户可编程FPGA,它允许自定义算法直接用于仪器的硬件设计。这种软件设计的方法让VST拥有了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架构的灵活性以及射频仪器的高性能。2012年NI推出了业界第一款矢量信号收发仪(VST),帮助工程师加速工程设计并降低测试成本,使其“重新定义了仪器仪表”。4年后,伴随科技的日新月异及无线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持续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
发布时间:
2016
-
09
-
26
浏览次数:1264
今天这篇文章要向大家介绍一款摄像机——SUB2r,这款摄像机设计之初就本着模块化、开源化、低成本的理念。我们可以向这款摄像机上移植各种图像传感器(包括4K传感器)和不同焦距的镜头。SUB2r摄像机核心处理器件采用Xilinx Artix-7系列FPGA,实现其灵活性、可配置视频处理工具链和通用的传感器借口等特性。SUB2r摄像机的设计理念就与传统设计模式不同,传统的摄像机设计采用ASIC(专用芯片),并且功能固定,不可访问等缺点,SUB2r的设计模式没有遵循这种标准化的硬件模式,相反SUB2r是一个可以不断升级的图像采集处理平台,随着用户的增多以及社区的繁荣,这款开源摄像机会不断发展和成长。如果用户想升级摄像机,根本不需要再从新购买新的,只需要换一块摄像机核心PCB电路板即可。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摄像机主电路板中心采用的正是Xilinx Artix-7系列FPGA,SUB2r阿尔法版本摄像机采用的是Artix-7 A100T器件,设计者Neumann说道,用户可以根据系统设计和性能需要选择A15T至A200T系列器件,而且硬件电路板不需要任何修改。SUB2r视频摄像机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视频应用程序:安全游戏运动分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电视生物识别技术机顶盒机器人/无人机汽车控制/导航结构光三维深度映射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具体应用的例子:运动分析:当我们想分析一个跑步者的动作、骑自行车人...
发布时间:
2016
-
07
-
19
浏览次数:1259
1、磁珠的单位是欧姆,而不是亨特,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因为磁珠的单位是按照它在某一频率产生的阻抗来标称的,阻抗的单位也是欧姆。磁珠的 DATASHEET上一般会提供频率和阻抗的特性曲线图,一般以100MHz为标准,比如1000R@100MHz,意思就是在100MHz频率的时候磁珠的阻抗相当于600欧姆。2、普通滤波器是由无损耗的电抗元件构成的,它在线路中的作用是将阻带频率反射回信号源,所以这类滤波器又叫反射滤波器。当反射滤波器与信号源阻抗不匹配时,就会有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信号源,造成干扰电平的增强。为解决这一弊病,可在滤波器的进线上使用铁氧体磁环或磁珠套,利用滋环或磁珠对高频信号的涡流损耗,把高频成分转化为热损耗。因此磁环和磁珠实际上对高频成分起吸收作用,所以有时也称之为吸收滤波器。不同的铁氧体抑制元件,有不同的最佳抑制频率范围。通 常磁导率越高,抑制的频率就越低。此外,铁氧体的体积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在体积一定时,长而细的形状比短而粗的抑制效果好,内径越小抑制效果也越好。但 在有直流或交流偏流的情况下,还存在铁氧体饱和的问题,抑制元件横截面越大,越不易饱和,可承受的偏流越大。EMI吸收磁环/磁珠抑制差模干扰时,通过它 的电流值正比于其体积,两者失调造成饱和,降低了元件性能;抑制共模干扰时,将电源的两根线(正负)同时穿过一个磁环,有效信号为差模信号,EMI吸收磁 环/磁珠对其没有任何...
发布时间:
2016
-
05
-
25
浏览次数:790
多年以来,多少厂商前赴后继,试图让FPGA开发更简单,但是他们都成了FPGA历史长河中的一抹红晕。今年以来,FPGA在产业的关注度迅速提升,一个原因是其与人工智能、VR等热门应用密切相关,另个原因是国际大厂如英特尔以及本土巨头如紫光集团等对FPGA的青眼有加, 收购融资热门不断, 大有与CPU, GPU分争天下的趋势。 然而, 传统上FPGA开发绝对不像X86处理器那样简单,需要专业的工具以及专业的知识甚至芯片设计基础,开发其应用主要途径是采用最底层的硬件实现,这也是阻碍其普及一个因素。一方面FPGA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一方面其用户局限在少数硬件工程师手中。如何解放FPGA,让更多的应用能够获益于FPGA的灵活、高性能功耗比的优势呢? 这个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 从来不乏各种各样的尝试, 试图降低FPGA的开发门槛,而大多数最终都成为无足轻重的历史。最终能够改变这个历史的, 恐怕还得靠赛灵思这个龙头老大。 除了推出软件定义的设计环境如SDSoC,SDAccel, SDNet让软件工程师可以轻松开发FPGA应用之外,其通过支持和打造一个生态合作伙伴环境,正在解放FPGA现有局限。 最近, 其合作伙伴PLDA开发出一种新流程, 有望让FPGA实现真正的大众化。PLDA所开发出的一种称作 QuickPlay 的工作流程,号称可以高效解决实现复杂性问题,为 FPGA 开发提供多种使用模...
发布时间:
2016
-
05
-
24
浏览次数: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