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News
近两年,智能汽车绝对是汽车行业最热的关键词之一。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纷纷把制造智能汽车提上日程。 那么智能汽车在2015年及未来又将有哪些趋势呢?一起来看看吧。 视科诚意推荐:说客
发布时间: 2015 - 07 - 20
浏览次数:299
一、发展 如今,中国正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应用范围涵盖了工业、农业、医药、军事、航天、气象、天文、公安、交通、安全、科研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 业。其重要原因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加工中心,高要求的零部件加工及其相应的先进生产线,使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视觉系统和应用经验也进入了中国。 经历过长期的蛰伏,2010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当年,中国机 器视觉市场规模达到8.3亿 元,同比增长48.2%,其中智能相机、软件、光源和板卡的增长幅度都达到了50%,工业相机和镜头也保持了40%以上的增幅,皆为2007年以来的最高 水平。 201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步入后增长调整期。相较2010年的高速增长,虽然增长 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很高的水 平。201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10.8亿元,同比增长30.1%,增速同比2010年下降18.1个百分点,其中智能相机、工业相机、软件和板卡 都保持了不低于30%的增速,光源也达到了28.6%的增长幅度,增幅远高于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的增长速度。电子制造行业仍然是拉动需求高速增长的主要因 素。2011年机器视觉产品电子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为5.0亿人民币,增长35.1%。市份额达到了46.3%。电子制造、汽车、制药和包装机械占据了近 70%的机器视觉市场份额。二、机器视觉概述 机器视觉(Machine vi...
发布时间: 2013 - 11 - 29
浏览次数:282
当今世界正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刻变革和调整阶段,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生代技术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将目光重新投向制造业,中国在面对国内外诸多压力下选择发展智能制造这一新兴产业,是完成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助推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层次深度结合的一条最理性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从长远来看,工业机器人大规模代替传统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是大势所趋,不仅在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人口红利消失,也在于高端精密智能化制造方式的内在要求,同时还背负着将人类从繁重、危险、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使命。 现在面临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已经在市场基础、管理理念、商业模式、社会结构等各方面做好准备迎接工业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机器换人的大潮何时可以开始又何时结束?全智能化生产后将会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生活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从全球来看,近年来世界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快速增长,其原因一方面主要是发达国家吸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教训,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确保制造业制高点;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目前全球各国对智能制造均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各种政策措施相继出台。重要原因在于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持续走低,市场、就业等因素施加在各国经济上的压力逐步增大。欧美日等传统发达国家期望利用智能制造来应对国内疲软的经济形势,夯实经济基础,并对抗制造业向新兴...
发布时间: 2015 - 07 - 29
浏览次数:501
近日,世界上首款3D打印超级跑车“刀锋(Blade)”在美国亮相,整车质量仅为1400磅,百公里加速2秒钟,比特斯拉还快了1秒钟,再次让3D打印进入公众视野。 4年前随着英国媒体鼓吹3D打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其舆论热潮达到顶点,全球最大两家3D上市公司S tratasys及3D Systems市值接近100亿美元。然而时至今日,两家的市值均缩水了80%!2013年,3DSystems的CEO高调表示,3D打印行业销售额将在10年内增长到350亿美元,相当于复合增长率达53%。而珠海天威飞马董事、研发中心负责人苏建强表示,“其实3D打印机2012年全球销量3 .5万台,而去年是11万台,其增速依然很快,只是没有股市所期待的那么疯狂而已。”   许多业内人士并不认为3D打印能达到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度,但确实是与传统制造业有效互补的新兴加工工艺。“不要想着什么都用3D打印,小批量、定制化是其优势所在。”S tratasys大中华区总经理汪祥艮如是表示。  小批量的优势 一周前,“第二届Stratasys3D打印亚太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参会人士获得一个3D打印的U盘。3D打印对于这种低价值产品是“大材小用”吗?汪祥艮说,“参会的小礼物需要个性化定制,也就30-50个,买一个跟打印一个,都差不多是30元。3D打印还能做到完全定制化,...
发布时间: 2015 - 07 - 29
浏览次数:43
一、 简介 现今,在实验室研究、测试和测量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使用配有PCI、PXI/CompactPCI、PCMCIA、USB、IEEE1394、ISA、并行或串行接口的基于PC的数据采集系统。许多应用使用插入式设备采集数据并把数据直接传送到计算机内存中,而在一些其它应用中数据采集硬件与PC分离,通过并行或串行接口和PC相连。从基于PC的数据采集系统中获取适当的结果取决于图示一中的各项组成部分: PC 传感器 信号调理 数据采集硬件 软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解释各个部分最重要的准则。本文也定义了用于基于PC的数据采集系统组成部分的许多通用术语。 图1 典型的基于PC的DAQ系统二、 个人电脑(PC) 数据采集系统所使用的计算机会极大地影响连续采集数据的最大速度,而当今的技术已可以使用Pentium级别以及多核的处理器,它们能结合更高性能的PCI/PCI Express、PXI/CompactPCI和IEEE1394(火线)总线以及传统的ISA总线和USB总线。PCI总线和USB接口是目前绝大多数台式计算机的标准设备,而ISA总线已不再经常使用。随着PCMCIA、USB和IEEE 1394的出现,为基于桌面PC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总线替代选择。对于使用RS-232或RS-485串口通信的远程数据采集应用,串口通信的速...
发布时间: 2015 - 07 - 20
浏览次数:135
Copyright ©2015 - 2019 武汉视科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999号
电话:+86 15827511197
传真:+86 02781775058
邮箱:postmaster@viewscience.com.cn
邮编:330520
  •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称:
  • *
  • 地址:
  • *
  • 电话:
  • *
  • 传真:
  • *
  • E-mail:
  • *
  • 邮政编码:
  • *
  • 留言主题:
  • *
  • 详细说明:
  • *
在线留言 FEEDBOOK
关注我们 Our attention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